为了帮助企业,尤其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实验室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,我们整理了此次事故的部分相关内容。
事故的整个经过有人爆料:
9月21日十点半左右,该实验室三名研究生进行氧化石墨烯的实验(三人都未穿实验服,并未带护目镜),研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示范;
过程为在一个敞口大锥形瓶中放入了750ml的浓硫酸,并与石墨烯混合,接下来放入了一勺高锰酸钾(未称量),在放入之前,研二学生还告诫其他人,放入有可能有爆炸危险,但不幸的是,话音刚落,爆炸就发生了。
相关很多报道称事故造成很严重的后果,有说一名伤者双眼失明的,也有说一名伤者有可能失明的。实际上我们与东华大学核实情况,其党委宣传部告知三名伤者的情况并非如此!!。
实际受伤情况是这样的
目前1名学生受轻微擦伤,经治疗已复学;另外2名学生诊治进展如下:据医院介绍,2名学生主要伤害集中在面部,灼伤面积均在5%左右,眼部不同程度受伤,其中1名学生眼部整体无大碍,另外1名学生已接受眼部手术,医院已组织专家正在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。
但不管怎样,这都是血的教训!
有人总结的没错:
做实验一定要了解实验原理,明确实验风险,并有稳妥的应对措施。只是我们同样知道 “听过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的道理。知乎上网友对此事故更具体的讲评相信更合大家的心意:
做氧化石墨烯是要加热的,敞口锥形瓶只能瓶底加热,一次加了750ml的浓硫酸,即使搅拌整个瓶子内的体系也受热不均匀。
高锰酸钾没称量,即使称量也应该一点一点加入,此次事故中这是关键因素。
没戴防护眼镜,没穿实验服,还有人提出没戴口罩、手套。试想如果这些准备工作都到位的话,应该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。
实验前查阅相关文献,并且最好对实验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充分了解认识,这样就会对相关实验的危险性有更准确的评估,从而对自身和实验室的安全有更高的保障。
而企业能够提供保障实验安全设施,实验室从业人员能够保持专业素养,类似的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更小。